查看原文
其他

寒假 | 来一场传统文化体验之旅

2017-01-23 现代教育报 现代教育报
点击标题下「现代教育报」可快速关注


寒假来了,收拾起行囊,放松了心情,发动你的身体,敞开你的心扉,跟着我们的脚步:品京剧、讲相声、写书法、弹古琴、看傩舞。踏上征途,我们说走就走……


第 1 站


品国粹 唱念做打 

“拿着鸟笼,哼几句京剧,穿梭于各个胡同,混迹于各个公园……”这是我父辈那一代的真实写照。到了我这一辈,不怎么会唱了,但听到几个经典的段子,还勉强能跟着哼几下。而现在,几乎很少有年轻人能哼爱唱了。



为了能更好地将京剧传承下去,国家将一些京剧选段编入了音乐教材,学校也开设了京剧选修课程让学生进行选择,让京剧这种舞台表现艺术在校园展开:“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,是那么的字正腔圆;演员的眉目传情,是那么的活灵活现;那一招一式,那舞姿翩翩,还有那曲调的委婉动听……”在我看来,京剧的魅力很难用几点几条来把它勾勒出来。它饱含着我们民族的激情,表现了民族的特性:率真热情,乐观向上。现在并不是京剧的暮年,它必将以蓬勃的姿态继续走下去。我想对学生们说,“孩子们,别说自己不喜欢京剧,那是因为你并不了解它,请走近它吧,你会发现京剧很美。”认识京剧、了解京剧、懂得京剧,我们传播的不单单是京剧,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民族精神!


文 / 鲁爱茹(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执行校长)


第 2 站


讲相声 说学逗唱 

“一件长袍、一张方几、一柄折扇、一方手帕、一块醒木,时而说着绕口令,时而学起了青蛙叫,时而扔个包袱逗你玩儿,时而唱起了太平歌词儿……”这就是讲究说、学、逗、唱的相声艺术。相声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,深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。相声作品,不论是题材还是内容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民俗、民风、民情等传统文化内涵。好的相声作品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。



相声艺术其实特别适合中小学生欣赏与学习。它属于喜剧艺术,可以让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民族文化的熏陶。相声演员有一套严格的训练方法,对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,规范普通话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。同时,相声要求上台鞠躬施礼,谢幕拱手弯腰, 低眉而退,一切中规中矩,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。从内容上说,相声的题材相当宽泛。许多相声借用历史事件,将典籍、名著、传奇等引入表演。这些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视野,激发学习兴趣,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。可以说相声艺术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光大上, 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
文/王慧瑾 (北京市东城区景泰小学)


第 3 站


写书法 行云流水 

“世界艺术园地有两个高原,如果书法是东方艺术的高原,那么音乐就是西方艺术的高原”,丰子恺先生的这句话,道出了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。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。



“书香墨韵,浸润心脾,宛如走进了诗意涌动的春天,优雅别致的墨园,精巧美观的书法小秀场,墨香浓郁的书法长廊……”在这里,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我始终秉承一份传承民族文化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努力为学生构筑精神家园,师生一起挥毫泼墨,在黑白间舞出一片教育的多彩天地。精妙绝伦的书法艺术,让学生们获益良多:他们在起笔、行笔、收笔的过程中感悟到凝神静气的绝妙;在一遍遍的临摹过程中懂得仔细观察的重要;在一次次外出观摩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;在一项项展示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。一滴滴辛勤的汗水,一幅幅优秀的作品,一张张鲜艳的获奖证书……承载着学生们对书法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与传承,凝结着孩子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的艰辛、收获、幸福与成长;记录着学生们在文化传承之路上留下的闪光足迹……处处凸显着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追寻,对经典文化精髓的汲取和弘扬。


文/侯秀芹 (北京市顺义区木林中心小学)


第 4 站


弹古琴 余音绕梁 

“冬日的阳光洒落在阳台的竹席上,琴桌上燃起一支香,置一张琴,烹一壶茶,一支斜梅倾听而坐,抚琴一首,琴曲缓缓响起,一切都静下来……”。不管楼下汽车声鸣,亦或是人群如流,我的家,就是一处世外桃源,就是我努力开辟的一片属于自己安静而祥和的天地,我的心,就是安静的那颗心,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,这样的生活静谧而美好。我爱这样的生活,爱这生活中所带给我的文化享受,它是一种旅程,一种美得无法言表的旅程……



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种多样,在众多的门类中我最爱古琴文化,可以说,它改变了我的一生。从初学琴到如今,习琴十余年,这其中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。我了解琴身的每一个结构,每一处造型。它蕴藏着深刻的涵义,它将天道、琴道、人道融为一体,惟妙惟肖。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物品,它有它的思想,它的情感,它的表达,它是静态中的动态,动态中的静态,静动合一,是那样从容、自在。

在习琴的十年中,我对古琴的喜爱不断内化,感受到了琴曲中与众不同的意境美;她的天人合一。无论当我处在什么样的心境中,她总能带给我祥和与宽慰,与我早已融为一体。


文/陈睿翾(北京市第三中学)


终点站


看傩舞 神形兼备 

“在 ‘切’‘咚’‘嗑’一阵热热闹闹的鼓镲声中,只见两个包着头巾,头戴木刻面具的神秘人物,走街串巷,挨家挨户地‘拜访’。一个面目狰狞,一个笑容可掬,一人手持算盘,一人手握毛笔,相视对跳,从主人家抽把条凳,跳上跳下,口中喊着“喏、喏”的节奏,和着音律跳着规范的特定舞蹈动作,时而滑稽,时而神秘,主人上前递上红包,放鞭炮声恭送……”这就是我儿时的记忆,家乡南丰县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——傩舞。一种具有驱鬼逐疫、祭祀功能的民间舞,动作简朴、刚劲,保持较多的原始风格,素有中国舞蹈“活化石”之称。



后来,我再也没看过傩舞……傩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,融合了人类学、社会学、历史学、宗教学、民俗学、戏剧学、舞蹈学、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,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。“傩文化”是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具有不可再生性,一旦消失,就永远不可能复活。


今年回老家,看到了久违的傩舞,我不禁感慨:“时代的冲击让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慢慢失落,可喜的是很多人在为它们的传承而努力。”在当地政府及众多傩班艺人的努力下,傩舞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、保护和传承,傩舞变成了当地的旅游资源而重新被人们重视。


真希望下次回老家过年,又能听到“切咚嗑”的声音在村巷里回荡,看到一群群小孩跟在后面欢蹦……


文/章永平(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)


图片:网络

编辑:现教君

相关阅读


算算一年的教育账,你究竟花了多少冤枉钱!

为了孩子,请每天记得大声朗读三遍!

今年两会,六大热点刷爆教育圈!

期末考后,孩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,值得所有父母深思!

成绩突然下降?要把握孩子智力的分水岭!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